效能評估

效能評估—散熱模組


力致科技擁有CFD散熱模擬的技術能力。
以下是四種包含或未含熱管的散熱器設計案例。


模擬顯示Type 3有較低的CPU溫度



力致科技也建立系統級的模擬技術能力。



系統配置圖


溫度分佈分析

速度分佈分析

模擬結果如下列表


 

效能評估—直流軸流風扇


性能曲線(P-Q Curve) & (SRC)系統的風壓阻抗
 
風扇型態大致分類為鼓風機或風扇。
鼓風機一般產生的吸力較風扇大,且鼓風機一般為離心式,鼓風機的主要目的在產生壓力差。
而風扇一般為軸流式,而風扇的主要目的在產生大的空氣流量。
不管是鼓風機或風扇,其的風壓風量測試之特性曲線主要是依循
美國Air Movemen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 (AMCA) 210-85 “
Laboratory Method of Testing Fans for Rating”測試規範。
 
其量得的特性曲線,即是一般熟知的P-Q曲線,如圖一所示。
P-Q 曲線,一般常以三個物理值來描述它:
 
n        Pmax:當風量為0 時,在某固定腔室容積狀態下,該風扇的最大靜壓值。
n        Qmax:當風扇入口與出口二端壓差為0 時的流率,為該風扇的最大流率。
n        P-Q值:為風扇入口與出口二端壓差與當時狀態下流率Q的對應值。


圖一、靜壓流量曲線(P-Q Curve)

鼓風機或風扇的尺寸一但決定,對應每一個電壓或轉速,在不同的風量之下,量測其壓力值,即可繪出一條如圖一的P-Q曲線,而此曲線可用來描述此鼓風機或風扇的特性。
因此稱為風扇特性曲線,以直流風扇而言,風扇驅動方式,可以為定電壓及PWM二種驅動
模式。不管以何種方式驅動,在固定的驅動方式及固定的電壓之下。
皆可測出其對應的風扇特性曲線(P-Q Curve)。
鼓風機或風扇的尺寸一但決定,對應每一個電壓或轉速,可繪出一條P-Q曲線,而此系統的風壓阻抗決定P-Q曲線上的操作點。
何謂鼓風機或風扇的阻抗?
空氣由沒有提供動力的組件或由系統的入風口進入,出風口流出。而空氣流動時,氣流在其流動路徑會遇上系統內部零件的阻擾,其會限制空氣自由流通,造成風壓的損失,因此稱為阻抗。
風壓損失與流量壓力之關係: 風壓之損失因風量而變化,在空氣流量Q的狀態下,組件或系統的入風口端與出風口端形成壓力差P,該壓力P與流量Q的對應關係(圖二為系統阻抗曲線,表示的是風壓損失與流量之關係),即為該組件或系統的空氣流量阻抗特性。



圖二為系統阻抗曲線 (風壓損失與流量之關係)

系統阻抗曲線與風扇特性曲線的交點,稱為系統操作工作點(圖三),在最佳的工作點上,風扇特性曲線之變化斜率為最小,而系統特性曲線之變化率為最低;此時對應於同一系統阻抗之靜壓值,風扇所能提供之流量恰可符合系統之需求。而系統阻抗曲線不同時,所產生之操作點也隨之不同。
例如: 風扇入風口端離地的高度不同時,其流量也不同,風扇入風口端愈接近地面,
其產生的阻抗愈大,因此形成的壓差也愈大,而流量愈小。



圖三、系統阻抗曲線與風扇特性曲線的交點為操作點

如何從特性上依 曲線 阻抗 判定風扇性能
A. 何謂風扇特性曲線?何謂客戶系統阻抗?
1. 實線FPC係風扇特性曲線;需由風洞量測
2. 虛線SRC係客戶系統阻抗;亦需由風洞量測,因客戶之不同所以一般Fan僅秀出FPC。
3. FPC與SRC交界點即為客戶使用操作點OP; Qb與Pb是可滿足客戶使用上所需求特性;   因此客戶選擇風扇時僅以Qa與Pa來選擇並不是最適切的;
* 建議配合 (客戶端系統) SRC可較容易選擇適用風扇,以及判定系統阻抗設計是否得宜。
B.假設有A、B二風扇,應如何自特性曲線選擇較適合風扇?
1. 答案是FAN a為較適用風扇;因為特性曲線交叉於R1上之操作點OPa較操作點OPb特性佳,Qa>Qb(風量),Pa>Pb(靜壓)。
2. 此FAN b雖然風量與靜壓都較FAN a高,但客戶使用上應以OPa 為最佳選擇;非僅以風扇最大風量與最大靜壓作為選擇依據。
3. 而系統阻抗設計的好壞也是選擇風扇的重點之一;圖中R1係最佳系統阻抗設計,R2係系統阻抗較高,R3較低;要改善系統阻抗設計應自系統進出風口之大小調整、系統內元件排放位置調整等,再經由風洞之測試即可調整及驗證出最佳的系統阻抗。
4. 比較FAN a與FAN b可得知FAN a之馬達扭力與扇葉、外框設計特性 較FAN b佳。




聲學工程
 
夾具一般設計要求:
  • 從風扇到夾具邊緣的距離必須至少有一個風扇直徑尺寸以上。
  • 夾具邊環的厚度必須小於或等於1cm。
  • 夾具的任何部分,必須在風扇和麥克風之間的路徑。
  • 夾具在測試過程中必須保持不動。
  •  夾具必須不能影響風扇工作時的噪音:沒有搖鈴,夾具的共振​​,或尖叫聲。
  • 夾具應佔用最小的體積。
  • 夾具應減少反射。為了盡量減少反射截面的夾具必須是圓形。
  • 夾具鉤住風扇的點必須對稱於夾具上。
  •  夾具的支架必須佔用最小的體積與夾具本身連結。應注意,支架要減少腳的數目和大小。柱的直徑必須小於或等於5cm。

圖 1        Example fixture and suspended fan. Dfan is equal to the fan diameter.
 

儀表

  • 自由場麥克風和前置放大器上Ⅰ型聲級測量系統。
  • 麥克風校準器。
 
  • 振動傳感器,例如,壓電加速度計。以下性能特點是必需的。
    • 低質量:小於2克方形外形軸流風扇大於尺寸60mm;小於1克的小風扇和小型鼓風機,如用於筆記本電腦。
    • 5 to 5000Hz 頻率範圍。
  • 振動校準器。
 
  • 噪音和振動數據採集和分析系統具有以下功能。
    • 兩個或多個通道的並行數據採集。
    • 採樣率為44100Hz的或採樣率更大。
    • 頻率範圍DC到20000HZ或更大。
    • 頻譜分析:倍頻程,三分之一倍頻程和FFT。
    • 音響質量分析:響度(ISO532B),突出的比例,和音調。
    • 調製分析。
    • 電平幅度隨時間變化的分析。
    • 指令數據跟踪和水平與速度分析。
 
  • 傳感器用於測量風扇轉速,例如,轉速表。
  • 直流電源有足夠的電壓和電流來驅動風扇(S)來測試。
  • 函數發生器來產生PWM信號PWM速度控制風扇。
  • 多功能電表。
  • 溫濕度監控。
 
夾具和懸掛應進行檢查,當風扇在整個測試的速度範圍內運行,以確保它們不會產生噪音。如果夾具和懸架產生噪音,完成此檢查的最佳辦法,就是在整個速度範圍內運行的風扇和觀察(聽)。噪聲可能產生之問題有彈性懸架振動或共鳴,夾具振動或搖鈴,或者傳感器電纜振動或嘎嘎聲產生。
 
下表列出了一些說明,以減少噪音產生的懸掛和夾具。
 
DO DO NOT
不要直接連接彈性風扇和夾具。 不要用金屬掛鉤(如回形針)鈎加彈性繩索於風扇或夾具。
不要使用單鏈彈性,如小直徑蹦極繩索。 不要使用雙鏈彈性,如環橡皮筋。如果振動和接觸緊密排列的彈性線可能會產生噪音拍打現象。
使用小直徑(1.5毫米)蹦極繩索代替橡皮筋彈性。 不要讓傳感器電線的振動影響接觸到夾具或風扇。
Table 以減低由懸架和夾具產生的噪聲。
 

風扇安裝

風扇安裝在夾具中,使得空氣的流動方向是遠離麥克風。在風扇的旋轉軸是水平的。在半無迴響室中,在地板上方的風扇的底部邊緣的高度必須至少為100cm。
 
風扇是安裝在固定裝置旋轉軸的水平,和空氣入口,面對麥克風。排氣是指垂直向上。
 
雙進氣風扇的情況下,馬達支柱必須是遠離麥克風的側面。排氣是指垂直向上。
 

風扇轉速控制

風扇或鼓風扇的旋轉速度必須加以控制,風扇的設計需使用相同的控制策略。
  • 通過不同的直流電壓,線性直流電壓風扇的速度之控制。
  • PWM風扇速度控制,通過改變佔空比的PWM信號。 PWM參數都必須能出報告。
  • 熱敏電阻控制風扇的速度控制,通過改變模擬熱敏電阻輸出信號的電阻。
 

風扇轉速感測訊號

在此測試過程中需要定義的所有聲音和振動測量,同時對風扇轉速的監視或測量。
 
當紅外線轉速計作為風扇的轉速傳感器,用於傳感器的優選位置是在風扇排氣的下游側,看是不是在風扇和麥克風之間,如圖2所示。如果紅外線轉速計在風扇的上游側的位置,然後定位到一邊,是不會在風扇和麥克風之間的直接路徑。從風扇轉速傳感器所允許的最小距離是兩個風扇直徑,並建議更遠的距離。速度傳感器的安裝夾具必須盡量減少反射面;最好使用薄薄的支架。
 
雙轉子風扇的情況下,需要兩個紅外線轉速計,下游和上游。上游紅外線轉速計不能在風扇和麥克風之間的直接路徑。定位上游紅外線轉速計在一旁。
 
如果紅外線轉速計需要風扇上有反射點,創建反射點的方式,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平衡的風扇。使用最小量的反光帶或油漆,標示處盡可能靠近旋轉軸線,葉片的根,而不是葉尖。
 
風扇輸出轉速信號,該信號可被使用來監視風扇速度。
 

麥克風和風扇位置

圖2示出了麥克風的定位,以及一般的測試佈局。
 
麥克風和風扇的位置要求是:
  • 麥克風必須位於所述風扇的旋轉軸線在從風扇的進氣的距離為50cm。
  • 麥克風必須與任何室內牆面或地面至少100公分。對於有聲楔室,測量距離為楔子的尖端。
  • 風扇的任何表面,必須從任何室內牆面或地面至少100公分。對於有聲楔室,測量距離為楔子的尖端。

圖 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麥克風的相對位置,風扇和轉速表之要求
 

振動傳感器的位置

對於具有方形的外形,測量振動在垂直方向上盡可能接近風扇頂部的兩個角部,在下游面的邊緣的頂部的軸流風扇。參考圖3。這是必需的,這兩個測量點之間的距離,ΔL,記錄。

3    方形的外形軸流風機的加速度計的位置

加速度計必須安裝在風扇平坦的表面上。蠟或膠可用於附加加速度計。如果使用蠟,它必須是一個適當的蠟為目的,由加速度計製造商提供的安裝的加速度計規範。用蠟時,必須遵循正確的安裝技術:
  • 使用蠟含量極低。
  • 風扇表面必須清潔,平整。
  • 塗抹加速度計和風扇表面之間的薄層。
  • 確保薄蠟層覆蓋加速度基地的整個區域。
  • 加速計必須牢固就位安裝表面上。無搖擺或鬆動。
 
如果使用膠水安裝的加速度計,必須遵循正確的安裝技術:
  • 風扇表面必須清潔,平整。
  • 避免在加速計基部積聚膠量。
  • 加速計必須牢固就位安裝表面上。無搖擺或鬆動。
 

測量過程

 

一般

 

其他測試系統操作噪音

在試驗過程中在聲室中,所測試的風扇是唯一的噪音源。用於電源和控制風扇的設備必須位於外部的聲室或其他聲學隔離。
 

更正為背景噪音

沒有校正背景噪音得以應用。由背景噪聲的影響的頻率間隔要可被識別。

測量系統的輸入電壓範圍

系統的輸入電壓範圍內,優化的數據採集換能器的信號。調整的輸入電壓範圍內盡可能地低,不產生電壓過載條件。例如,使用數據採集系統自動範圍功能,之前的記錄數據。
 

風扇工作條件

風扇在自由空氣輸送條件下操作,也就是沒有任何負荷或壓力條件。風扇運行速度在後面的章節中指定。
 

測量信號

在每個作業條件同時記錄信號從麥克風和振動傳感器。
 

數字採樣率

聲信號分析需要高達20 kHz。為聲信號,用44.1千赫或更高的數字採樣率。
 
振動信號分析需要高達5千赫。對於振動信號,使用11025 Hz或更高的數字採樣率。
 

恆速工作條件

 

錄製時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記錄時間應至少為10秒。

高速掃描工作條件

在高速掃描操作條件,風扇轉速的增加,從開始的端部速度加快。風扇轉速必須改變平滑和連續。
 

風扇速度和掃描速度

  • Start speed ≤ RPMmin
  • End speed ≥ RPMmax
  • 至少30秒後的速度增加一倍。
 

錄製時間

錄製時間必須是足以記錄整個風扇高速掃描。
 

資料分析

 

振動信號處理

 

直線振動加速度

正方形的外形,軸流式風扇(圖3),線性(或平移)的振動波形的時間是從2加速度計信號的平均值計算如下:
 

 

角振動加速度

正方形的外形,軸流式風機(圖3),角(或轉動)的振動波形的時間是從2加速度計信號的差值計算如下:


其中ΔL為兩個加速度計的檢測軸線之間的距離(以米為單位)。
 
對於具有其他形式的因素(例如,離心式鼓風扇)風扇必須指定用於計算角加速度的加速度計的位置和方法。角振動可能並不適用於某種形式的因素。
 
 

恆速工作條件分析

下面的分析可能是在各個風扇轉速的行為。全部有聲的分貝水平為20×10-6帕斯卡參考。
 

A加權聲壓級

  • In decibels, dBA.
  • 平均的至少10秒時間。
 

響度

  • 根據 ISO 532B.
  • In sones.
  • 平均的至少10秒時間。
 

調性

  • Aures method.
  • In units of tu.
  • 平均的至少10秒時間。
 

突出比

  • 根據 ISO 7779 and ECMA-74.
  • In decibels.
  • 平均的至少10秒時間。
 

調製

  • 以百分比表示
  • 平均的至少10秒時間。
 

三分之一倍頻A加權聲壓水平頻譜

  • 三分之一個倍頻帶中心頻率,100〜20000Hz的。
  • 以分貝A-加權頻帶水準(分貝)
  • 平均的至少10秒時間。
 

直線振動加速度

從線性振動加速度時域波形,分析米/秒^2的單位以下。
  • Overall, 20 – 5000 Hz
  • 運轉和諧波的基本頻率的幅值。
  • 風扇馬達的極通頻率和諧波的振幅。
  • 三倍頻帶頻譜。
 

角振動加速度

從角加速度時間波形,分析rad/sec2單位以下。
  • Overall, 20 – 5000 Hz
  • 運轉和諧波的基本頻率的幅值。
  • 風扇馬達的極通頻率和諧波的振幅。
 

高速掃描工作條件分析

下面的分析可以進行風扇速度掃描。
 

A加權聲壓級與風扇轉速。

  • 平均時間等於0.05秒。
  • 轉速每隔間隔20rpm.
 

振動訂單曲目

直線振動m/sec2和角加速度rad/sec2.
  • 平均時間等於0.05秒。
  • 轉速每隔間隔20rpm.
 

恆速工作條件的報告

報告如下結果在每個運行速度。全部有聲分貝值用20×10-6帕斯卡的參考。
 

A加權聲壓級

報告的A計加權聲壓級(分貝)。
 

響度

報告中SONES的響度。
 

Tonality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TU的ton値報告。
 

突出比

報告突出比率為下列頻率中是否有FFT頻譜對應的離散的峰和突出比大於5分貝。
  • 運轉之基頻
  • 風扇馬達的磁極頻率和諧波的振幅。
  • 風扇葉片通過的頻率和諧波
  • 其他的分離的峰値
 

Modulation

報告的最大百分比調製方式及相應的載波和調製頻率。
 
報告的最大調製率和相應的載頻,用於調製頻率等於旋轉和第二,第三,和第四諧波(F1,F2,F3,F4)的基頻。
 

三分之一倍頻帶的A計權聲壓譜

報告的三分之一倍頻帶聲壓級,100到20kHz。
 

線性振動

報告的線性振動加速度的m/sec2單位:
  • Overall, 20 – 5000 Hz
  • 運轉和諧波的基本頻率振幅值。
  • 風扇馬達的磁極頻率和諧波的振幅。
  • 三倍頻帶頻譜,25到5kHz。
 

角振動

報告的角振動加速度的rad/sec2單位:
  • Overall, 20 – 5000 Hz
  • 運轉和諧波的基本頻率振幅值。
  • 風扇馬達的磁極頻率和諧波的振幅。
 

高速掃描工作條件的報告

報告結果如下,每個風扇速度之掃描。
 

A加權聲壓級與風扇轉速

  • In 分貝。
 

振動加速度隨風扇速度

報告m/sec2振動加速度以下命令:
  • 運轉之基頻 (1st order).
  • 風扇馬達磁極頻率 (typically 4th or 8th order).
 

突出比與風扇轉速

提供的XYZ圖(3維圖)突出比與頻率與風扇轉速哪裡:
X軸是風扇的轉速 (rpm);
Y軸是頻率 (Hz); and
Z軸是突出比(dB),並且可以使用顏色強度來表示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效能評估—直流離心風扇

 
  1. 我司自成立迄今已累計量產各式制式或客訂規格之離心風扇合計達800餘件,開發風扇直徑最大為80mm,最小為26mm,風扇厚度最大達26mm,最小可達3.5mm之超薄型風扇。
  2. 搭配相關之無刷馬達設計需求,提供一系列高效率之風扇馬達及PCB。針對馬達之驅動結構,可區分為單相架構及三相架構,配合客戶需求提供不同效率及成本之產品。
  3. 針對離心扇葉運作之流體效率,我司可運用現有累積之風扇效能資料庫,並輔以套裝之計算流體力學分析軟體,進行各項風扇設計參數之調整,以獲得最佳之流體運作效率表現。
  4. 按目前客戶針對NB系統之低噪音需求,我司亦俱備完整之半無響聲學實驗室、人工耳、低性噪比麥克風及資料擷取分析軟體。可迅速針對我司開發樣品或是客戶NB系統按業界或ISO標準規範,進行分析確認。並針對相關設計參數進行調整,提供低噪音、無聲音品質問題之高效能風扇。